股东痛批“股票表现令人失望”,韩国半导体或面临“大洗牌”
据报道,三星电子3月19日在水原会展中心召开第56届股东大会。三星联席首席执行官韩钟熙在股东大会上,为公司股价表现不佳而道歉,还表示正考虑进行重大交易以推动增长。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市场对先进存储芯片和晶圆代工的需求呈爆发式增长。然而,三星却未能及时把握这一机遇,在先进存储芯片和晶圆代工领域逐渐落后于竞争对手。这直接导致了公司营收的疲软,近几个季度的财务报表显示,三星的营收增长乏力,利润下滑明显。股价也随之受到重创,去年下跌了近三分之一,在 2024年11月份更是跌至近四年来的最低点。对此,股东们对三星的管理层提出了严厉的质询。一位65岁、只透露姓李的股东在会议前对路透社表示:“股票表现令人失望。”
在内部会议上,三星承认自己在半导体领域已失去优势,特别是在高带宽内存(HBM)芯片方面,三星落后于竞争对手。此外,三星在芯片代工制造领域的市场份额被台积电抢占,智能手机市场份额也被苹果及中国竞争对手夺走。
内忧外扰,三星遭遇严峻考验
近年来,三星在高带宽存储器(HBM)领域的发展并不顺利,尤其是在与竞争对手SK海力士和美光的竞争中处于下风。三星的1a制程DRAM技术存在设计缺陷,导致其HBM产品的性能和良率均低于竞争对手。此外,三星的HBM3E产品未能及时通过英伟达的质量认证,进一步影响了其市场份额。尽管三星加大了研发投入并计划推出新一代产品,但其在短期内仍难以扭转劣势。
除了内部困境,三星还面临严峻的外部挑战。今年1月,美国政府加强了对中国的出口管制,而中国恰恰是三星最重要的市场之一。芯片禁令生效后,三星的AI芯片销售面临疲软。此外,特朗普更是放话可能对中国征收更高关税,若这一政策落实,三星将受到比其他竞争对手更大的影响。
除了自身内部的困境,三星公司还遭遇了严峻的外部挑战。今年1月,美国政府进一步强化了对中国的出口管制措施,而中国正是三星公司极为重要的市场之一。芯片禁令实施后,三星公司的AI芯片销售面临疲软。此外,特朗普还扬言可能对中国征收更高的关税,如果这一政策真的落地,三星公司受到的冲击可能会比其他竞争对手更大。
根据1月22日美国参议院收到的各企业行贿申报内容,2024年,三星集团在美国政界游说的支出高达698万美元。这其中不乏资助对中国半导体持强硬立场的议员。有公开资料显示,韩企代表三星曾支持美国国会众议院“中国特设委”前任主席、威斯康星州前联邦众议员迈克·加拉格尔。迈克·加拉格尔曾提出强烈呼吁,要求拜登政府对中国的经济胁迫采取强硬立场,敦促商务部将长鑫等中国半导体头部企业列入实体名单,并严禁美国技术流入其及关联企业。
在此背景下,部分韩国民众对三星的未来发展提出了质疑,甚至要求“国有化”三星。他们认为,三星作为韩国经济的重要支柱,其业绩的大幅下滑对韩国经济产生了负面影响。2024年,三星的业绩表现不佳,净利润暴跌,半导体业务市场份额下滑。一些民众指出,三星的发展过程中受益于韩国政府的大力支持,如今却面临困境,因此建议将三星“国有化”,以更好地保障韩国的经济利益。此外,还有民众呼吁政府出手拯救三星,扭转当前的颓势。
管理层换血,半导体行业竞争白热化
近期,全球半导体行业竞争态势愈发激烈,各大企业纷纷通过人事调整和业务布局来应对市场变化。
2025年3月5日,美光宣布任命台积电前董事长刘德音为公司董事会董事。这一重要人事变动标志着美光在应对人工智能市场快速发展的重要战略布局。刘德音在半导体行业拥有超过30年的丰富经验,美光目前正积极布局AI市场,计划通过扩大业务规模应对从数据中心到边缘计算的不断增长的机遇。刘德音的经验将有助于指导美光在AI存储领域的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
近两年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复杂环境,美光颓势不断显现,不仅在先进制程上与台积电等差距不断拉大,更是在印度、墨西哥等地海外建厂上面临地缘政治的风险,刘德音在技术革新与风控方面是业内的顶尖专家,然而在美光如此内外交困的背景下加盟能否力挽狂澜,仍有待时间的检验。
英特尔的管理层调整也尤为引人注目。2024年12月,英特尔宣布CEO帕特·基辛格(Pat Gelsinger)卸任,由首席财务官大卫·津斯纳(David Zinsner)和执行副总裁米歇尔·约翰斯顿·霍尔索斯(Michelle Johnston Holthaus)共同担任临时联席CEO。2025年3月,即将上任的英特尔CEO陈立武(Pat Gelsinger的继任者)计划对公司的芯片制造方法和人工智能战略进行重大调整,包括重组代工业务和裁减部分员工。
随着美光和英特尔等竞争对手在AI领域的加速布局,三星电子的市场地位受到进一步挤压。三星需要在技术研发、市场拓展和企业治理等方面进行深刻变革,以应对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



















